- 君子之所贵者,迁善惧其不及,改恶恐其有馀。 2021-07-29 点击:757 评论:0
- 事莫贵乎有验,言莫弃乎无徵。 2021-07-28 点击:1641 评论:0
- 救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修身。 2021-07-27 点击:1114 评论:0
- 道有因有循,有革有化。因而循之,与道神之。革而化之,与时宜之。 2021-07-26 点击:4796 评论:0
- 炎炎者灭,隆隆者绝。 2021-07-25 点击:1726 评论:0
- 不为名之名,其至矣乎!为名之名,其次也。 2021-07-24 点击:717 评论:0
- 君子于仁也柔,于义也刚。 2021-07-23 点击:1209 评论:0
- 水避碍则通于海,君子避碍则通于理。 2021-07-22 点击:903 评论:0
- 人必先作,然后人名之;先求,然后人与之。 2021-07-21 点击:928 评论:0
- 通天地人,曰儒;通天地而不通人,曰伎。 2021-07-20 点击:4462 评论:0
【名句·出处】 君子之所贵者,迁善惧其不及,改恶恐其有馀。(徐干《中论·虚道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故夫才敏过人,未足贵也;博辩过人,未足贵也;勇决过人,未足贵也;君子之所贵者,迁善惧其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事莫贵乎有验,言莫弃乎无徵。(徐干《中论·贵验》)【原文·语境】事莫贵乎有验,言莫弃乎无徵。言之未有益也,不言未有损也。水之寒也,火之热也,金石之坚刚也,此数物未尝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救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修身。(徐干《中论·虚道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夫《诗》曰:“诲尔谆谆,听之藐藐,匪用为教,覆用为虐。”盖闻舜之在乡党也,非家馈而户赠之也,人莫不称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道有因有循,有革有化。因而循之,与道神之。革而化之,与时宜之。(扬雄《太玄经·太玄莹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夫道有因有循,有革有化。因而循之,与道神之。革而化之,与时宜之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炎炎者灭,隆隆者绝。(《汉书·扬雄传》)【原文·语境】“且吾闻之,炎炎者灭,隆隆者绝;观雷观火,为盈为实,天收其声,地藏其热。高明之家,鬼瞰其室。攫挐者亡,默默者存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不为名之名,其至矣乎!为名之名,其次也。(扬雄《扬子法言·孝至卷第十三》)【原文·语境】“子有含菽縕絮而致滋美其亲,将以求孝也。人曰伪,如之何?”曰:“假儒衣书,服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君子于仁也柔,于义也刚。(扬雄《扬子法言·君子卷第十二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或问:“君子之柔刚。”曰:“君子于仁也柔,于义也刚。” ——扬雄《扬子法言·君子卷第十二》节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水避碍则通于海,君子避碍则通于理。(扬雄《扬子法言·君子卷第十二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或曰:“圣人自恣与?何言之多端也。”曰:“子未睹禹之行水与?一东一北,行之无碍也。...
【名句·出处】人必先作,然后人名之;先求,然后人与之。(扬雄《扬子法言·君子卷第十二》) 【原文·语境】 人必先作,然后人名之;先求,然后人与之。人必其自爱也,而后人爱诸;人必其自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通天地人,曰儒;通天地而不通人,曰伎。(扬雄《扬子法言·君子卷第十二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【释义·点评】 儒:通儒,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。伎:技巧,才能。 精通天、地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