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非利不动,非得不用,非危不战。 2022-03-19 点击:3502 评论:0
- 凡为客之道,深则专,浅则散。 2022-03-18 点击:833 评论:0
- 凡为客之道,深入则专,主人不克。 2022-03-17 点击:2498 评论:0
- 兵之情主速,乘人之不及,由不虞之道,攻其所不戒也。 2022-03-16 点击:3017 评论:0
- 将有五危:必死可杀,必生可虏,忿速可侮,廉洁可辱,爱民可烦。 2022-03-15 点击:3852 评论:0
- 智者之虑,必杂于利害,杂于利而务可信也,杂于害而患可解也。 2022-03-14 点击:2735 评论:0
- 朝气锐,昼气惰,暮气归。 2022-03-13 点击:4242 评论:0
- 兵以诈立,以利动,以分合为变者也。 2022-03-12 点击:2046 评论:1
- 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: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;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 2022-03-11 点击:2786 评论:0
-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,作之而知动静之理,形之而知死生之地,角之而知有馀不足之处。 2022-03-10 点击:2155 评论:0
【名句·出处】 非利不动,非得不用,非危不战。(《孙子兵法·火攻篇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夫战胜攻取,而不修其攻者凶,命曰费留。故曰:明主虑之,良将修之,非利不动,非得不用,非危不战。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凡为客之道,深则专,浅则散。(《孙子兵法·九地篇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凡为客之道,深则专,浅则散;去国越境而师者,绝地也;四达者,衢地也;入深者,重地也;入浅者,轻地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凡为客之道,深入则专,主人不克。(《孙子兵法·九地篇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凡为客之道,深入则专,主人不克,掠于饶野,三军足食,谨养而无劳,并气积力,运兵计谋,为不可测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兵之情主速,乘人之不及,由不虞之道,攻其所不戒也。(《孙子兵法·九地篇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古之所谓善用兵者,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,众寡不相恃,贵贱不相救,上下不相收,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将有五危:必死可杀,必生可虏,忿速可侮,廉洁可辱,爱民可烦。(《孙子兵法·九变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故将有五危:必死可杀,必生可虏,忿速可侮,廉洁可辱,爱民可烦。凡此五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智者之虑,必杂于利害,杂于利而务可信也,杂于害而患可解也。(《孙子兵法·九变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是故智者之虑,必杂于利害,杂于利而务可信也,杂于害而患可解也。是故屈诸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朝气锐,昼气惰,暮气归。(《孙子兵法·军争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故三军可夺气,将军可夺心。是故朝气锐,昼气惰,暮气归;故善用兵者,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,此治气者也。以治待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兵以诈立,以利动,以分合为变者也。(《孙子兵法·军争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故兵以诈立,以利动,以分合为变者也,故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,难知如阴,动如雷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: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;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(《孙子兵法·虚实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:兵之形,避实而击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,作之而知动静之理,形之而知死生之地,角之而知有馀不足之处。(《孙子兵法·虚实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,作之而知动静之理,形之而知死生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