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心哀而歌不乐,心乐而哭不哀。 2022-05-13 点击:962 评论:0
-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,一心可以得百人。 2022-05-12 点击:946 评论:0
- 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。 2022-05-11 点击:1207 评论:0
- 圣人为善,非以求名,而名从之。 2022-05-10 点击:578 评论:0
- 闻善易,以正身难。 2022-05-09 点击:597 评论:0
- 其施厚者其报美,其怨大者其祸深。 2022-05-08 点击:611 评论:0
- 圣人之于善也,无小而不举;其于过也,无微而不改。 2022-05-07 点击:503 评论:0
- 所立于下者,不废于上;所禁于民者,不行于身。 2022-05-06 点击:516 评论:0
- 有诸己不非诸人,无诸己不求诸人。 2022-05-06 点击:2381 评论:0
-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,无诸己而后非诸人。 2022-05-05 点击:2045 评论:0
【名句·出处】 心哀而歌不乐,心乐而哭不哀。(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)【原文·语境】申喜闻乞人之歌而悲,出而视之,其母也。艾陵之战也,夫差曰:“夷声阳,句吴其庶乎!”同是声而取信焉异。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,一心可以得百人。(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操锐以刺,操刃以击,何怨乎人?故管子文锦也,虽丑登庙;子产练染也,美而不尊。虚而能满,淡而有味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。(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)【原文·语境】苟向善,虽过无怨;苟不向善,虽忠来患。故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。 ——《淮南子·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圣人为善,非以求名,而名从之。(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圣人为善,非以求名,而名从之。名不与利期,而利归之。 ——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节选【释义·点评】 意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闻善易,以正身难。(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夫察所夜行,周公惭乎景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释近斯远,塞矣。闻善易,以正身难。夫子见禾之三变也,滔滔然曰:“狐向丘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其施厚者其报美,其怨大者其祸深。(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其施厚者其报美,其怨大者其祸深。薄施而厚望,畜怨而无患者,古今未之有也。是故圣人察其所以往,则知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圣人之于善也,无小而不举;其于过也,无微而不改。(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古者天子听朝,公卿正谏,博士诵诗,瞽箴师诵,庶人传语,史书其过,宰彻其膳。犹以为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所立于下者,不废于上;所禁于民者,不行于身。(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法者,非天堕,非地生,发于人间,而反以自正。是故有诸己不非诸人,无诸己不求诸人。所立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有诸己不非诸人,无诸己不求诸人。(《墨子·小取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夫辩者,将以明是非之分,审治乱之纪,明同异之处,察名实之理,处利害,决嫌疑。焉摹略万物之然,论求群言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,无诸己而后非诸人。(《礼记·大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尧、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从之;桀、纣率天下以暴,而民从之。其所令反其所好,而民不从。是故君子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