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:【名句·出处】 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。(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)【原文·语境】苟向善,虽过无怨;苟不向善,虽忠来患。故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。 ——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节选【释义·...
【名句·出处】
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。(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)
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。(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)
【原文·语境】
苟向善,虽过无怨;苟不向善,虽忠来患。故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。
——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节选
苟向善,虽过无怨;苟不向善,虽忠来患。故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。
——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节选
【释义·点评】
求:寻求(原因)。诸:“之于”的合音。得:合适。
意思是:(出了问题)怨恨别人不如怨恨自己,在别人身上找原因不如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合适。
《文子·上德》:
苟向善,虽过无怨,苟不向善,虽忠来恶,故怨人不如自怨,勉求诸人,不如求诸己。
求:寻求(原因)。诸:“之于”的合音。得:合适。
意思是:(出了问题)怨恨别人不如怨恨自己,在别人身上找原因不如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合适。
《文子·上德》:
苟向善,虽过无怨,苟不向善,虽忠来恶,故怨人不如自怨,勉求诸人,不如求诸己。
(杨新华 释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