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外本内末,争民施夺。 2019-07-20 点击:8227 评论:0
- 德者本也,财者末也。 2019-07-18 点击:9414 评论:0
- 君子先慎乎德。 2019-07-14 点击:7042 评论:0
- 得众则得国,失众则失国。 2019-07-12 点击:2303 评论:1
- 祸福无门,唯人所召;祸福无门,惟人自招。 2019-07-10 点击:5661 评论:0
- 帝者与师处,王者与友处,霸者与臣处,亡国与役处。 2019-07-06 点击:10608 评论:0
- 词以境界为最上。有境界,则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。 2019-07-04 点击:7667 评论:0
- 小恶不容于乡,大恶不容于国。 2019-07-02 点击:3123 评论:0
- 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之怨必报。 2019-06-28 点击:3735 评论:0
- 一阴一阳之谓道。 2019-06-26 点击:2288 评论:0
【名句·出处】 外本内末,争民施夺。(《礼记·大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德者本也,财者末也。外本内末,争民施夺。 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节选【释义·点评】 朱熹《大学章句》对“外本内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德者本也,财者末也。(《礼记·大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君子先慎乎德。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财,有财此有用。德者本也,财者末也。 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节选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君子先慎乎德。(《礼记·大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。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财,有财此有用。 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节选【释义·点评】 慎:注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得众则得国,失众则失国。(《礼记·大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《诗》云:“乐只君子,民之父母。”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恶恶之,此之谓民之父母。《诗》云:“节彼南山,维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祸福无门,唯人所召。(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季氏以公鉏为马正,愠而不出。闵子马见之,曰:“子无然。祸福无门,唯人所召。为人子者,患不孝,不患无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帝者与师处,王者与友处,霸者与臣处,亡国与役处。(《战国策·燕策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郭隗先生对曰:“帝者与师处,王者与友处,霸者与臣处,亡国与役处。诎指而事之,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词以境界为最上。有境界,则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。(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词以境界为最上。有境界,则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。五代、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。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小恶不容于乡,大恶不容于国。(苏轼《策别安万民六 去奸民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由是观之,则周之盛时,日夜整齐其人民,而锄去其不善。譬如猎人,终日驰驱践蹂于草茅之中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之怨必报。(司马迁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昭王召王稽,拜为河东守,三岁不上计。又任郑安平,昭王以为将军。范雎於是散家财物,尽以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一阴一阳之谓道。(《易经·系辞上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一阴一阳之谓道,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 ——《易经·系辞上》节选【释义·点评】 《易经》认为事物都有阴阳两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