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。 2011-11-22 点击:4611 评论:0
-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 2011-11-22 点击:1654 评论:0
- 匈奴未灭,无以家为也;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。 2011-11-22 点击:5463 评论:0
-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。 2011-11-22 点击:4266 评论:0
- 忧国忘家,捐躯济难,忠臣之志也。 2011-11-22 点击:3225 评论:0
- 同心为国,岂容以私而害公。 2011-11-22 点击:983 评论:0
-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。 2011-11-22 点击:2426 评论:0
- 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 2011-11-22 点击:2157 评论:5
- 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 2011-11-22 点击:1452 评论:0
- 王道荡荡,不偏不党;不偏不党,王道荡荡。 2011-11-22 点击:7644 评论:0
【名句·出处】 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。(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嗟夫!予尝求古仁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。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,...
【名句·出处】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(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嗟夫!予尝求古仁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。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,则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匈奴未灭,无以家为也。(司马迁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)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。(毛泽东《祭黄帝陵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天子为治第,令骠骑视之,对曰:“匈奴未灭,无以家为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。(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,事亲孝,与士信,临财廉,取予义,分别有让,恭俭下人,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。 —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忧国忘家,捐躯济难,忠臣之志也。(曹植《求自试表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,辞曰:“匈奴未灭,臣无以家为?”汉书文也。固夫忧国忘家,捐躯济难,忠臣之志也。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同心为国,岂容以私而害公。(《宋史·杜范传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范遂自劾,言:“宰相之与台谏,官有尊卑而事关一体,但当同心为国,岂容以私而害公。……” ——《宋史·杜...
【名句·出处】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。(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相如曰:“夫以秦王之威,而相如廷叱之,辱其群臣。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哉?顾吾念之,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(《论语·宪问》)【原文·语境】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 ——《论语·宪问》节选【释义·点评】 意思是:见到财利就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(《论语·里仁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子曰: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 ——《论语·里仁》节选【释义·点评】 喻:通晓。君子通晓道义,小人通晓利益。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王道荡荡,不偏不党。(墨翟《兼爱下》) 不偏不党,王道荡荡。(刘向《说苑·至公》)【原文·语境】《周诗》曰:“王道荡荡,不偏不党;王道平平,不党不偏。” ——墨翟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