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。 2011-11-22 点击:3711 评论:0
- 身可危也,而志不可夺也。 2011-11-22 点击:2574 评论:0
- 国无义,虽大必亡;人无善志,虽勇必伤。 2011-11-22 点击:4650 评论:0
-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,而患志之不立。 2011-11-22 点击:1496 评论:0
- 地有远,行无有不至; 不至焉者,不行也,非远罪也。 2011-11-22 点击:1603 评论:0
- 马不打不奔,人不激不发。 2011-11-22 点击:1744 评论:0
- 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 2011-11-22 点击:4365 评论:0
- 蹶足之马,尚想造途;失晨之鸡,犹思改旦。 2011-11-22 点击:1481 评论:0
- 懦者能奋,与勇者同力也;愚者能虑,与智者同识也;拙者能勉,与巧者同功也。 2011-11-22 点击:3311 评论:0
- 天下之事,因循则无一事可为;奋然为之,亦未必难。 2011-11-22 点击:12606 评论:0
【名句·出处】 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。(《论语·微子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子曰: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、叔齐与? ——《论语·微子》节选【释义·点评】 意思是:不降低自己的志向,不使...
【名句·出处】身可危也,而志不可夺也。(《礼记·儒行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儒有今人与居,古人与稽;今世行之,后世以为楷;适弗逢世,上弗援、下弗推,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,身可危也,而志...
【名句·出处】国无义,虽大必亡;人无善志,虽勇必伤。(《淮南子 主术训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国之所以存者,仁义是也;人之所以生者,行善是也。国无义,虽大必亡。人无善志,虽勇必伤。 ——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,而患志之不立。(《中论·治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志者,学之师也;才者,学之徒也。学者不患才之不赡,而患志之不立。 ——《中论·治学》节选【释义·点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地有远,行无有不至; 不至焉者,不行也,非远罪也。(文天祥《题戴行可进学斋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【释义·点评】 意思是:路途遥远只要肯走,就没有不能到达的;不能到达,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马不打不奔,人不激不发。(元·无名氏《渔樵记·楔子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(刘二公上,云)冰不掿不寒,木不钻不着,马不打不奔,人不激不发。 ——《渔樵记·楔子》节选【释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(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栾武子曰:“楚自克庸以来,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,祸至之无日,戒惧之不可以怠。在军,无日不讨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蹶足之马,尚想造途;失晨之鸡,犹思改旦。(《全唐文·卷一百七十三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蹶足之马,尚想造途;失晨之鸡,犹思改旦。庶使鸿飞海浦,仍怀渐陆之期;鹤唳霜皋,尚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懦者能奋,与勇者同力也;愚者能虑,与智者同识也;拙者能勉,与巧者同功也。(崔敦礼《刍言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万夫之气,有怯于一士之激;千虑之计,有劣于一虑之得;百艺之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天下之事,因循则无一事可为;奋然为之,亦未必难。(归有光《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宜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【释义·点评】 意思是:世上的事情,因循守旧就没有什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