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 2020-04-13 点击:2535 评论:0
- 声无小而不闻,行无隐而不形。 2020-04-12 点击:1940 评论:0
- 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著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。 2020-04-11 点击:3098 评论:0
- 君子之学也,以美其身,小人之学也,以为禽犊。 2020-04-10 点击:2302 评论:0
- 故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之言,深于矛戟。 2020-04-09 点击:4070 评论:0
- 虽有戈矛之刺,不如恭俭之利也。 2020-04-08 点击:1772 评论:0
- 失恋诗词名句“ 泪痕不学君恩断,拭却千行更万行”(《长门怨三首》其一)赏析 2020-04-07 点击:1238 评论:0
- 凡斗者,必自以为是,而以人为非也。 2020-04-06 点击:2205 评论:0
- 自知者不怨人,知命者不怨天;怨人者穷,怨天者无志。 2020-04-05 点击:3938 评论:0
- 先义而后利者荣,先利而后义者辱;荣者常通,辱者常穷。 2020-04-04 点击:8248 评论:0
【名句·出处】 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(《荀子·劝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故声无小而不闻,行无隐而不形。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为善不积邪,安有不闻者乎! ——《荀子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声无小而不闻,行无隐而不形。(《荀子·劝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昔者瓠巴鼓瑟,而流鱼出听;伯牙鼓琴,而六马仰秣。故声无小而不闻,行无隐而不形。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著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。(《荀子·劝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著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。端而言,蝡而动,一可以为法则。 ——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君子之学也,以美其身,小人之学也,以为禽犊。(《荀子·劝学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君子之学也,以美其身;小人之学也,以为禽犊。故不问而告谓之傲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故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之言,深于矛戟。(《荀子·荣辱》)【原文·语境】虽有戈矛之刺,不如恭俭之利也。故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之言,深于矛戟。 ——《荀子·荣辱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虽有戈矛之刺,不如恭俭之利也。(《荀子·荣辱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憍泄者,人之殃也;恭俭者,偋五兵也。虽有戈矛之刺,不如恭俭之利也。 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节选【释义·点评...
【分类·归类·类别】 爱情类,与旧情难忘、相思、思念、痴情、痛苦、哭泣有关。【诗词名句·出处】 泪痕不学君恩断,拭却千行更万行。 ——出自《 长门怨三首》其一【年代·作者】 唐五代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凡斗者,必自以为是,而以人为非也。(《荀子·荣辱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凡斗者,必自以为是,而以人为非也。己诚是也,人诚非也,则是己君子,而人小人也;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自知者不怨人,知命者不怨天;怨人者穷,怨天者无志。(《荀子·荣辱》)【原文·语境】鯈者,浮阳之鱼也,胠于沙而思水,则无逮矣。挂于患而欲谨,则无益矣。自知者不怨人,知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先义而后利者荣,先利而后义者辱;荣者常通,辱者常穷。(《荀子·荣辱》)【原文·语境】荣辱之大分,安危利害之常体:先义而后利者荣,先利而后义者辱;荣者常通,辱者常穷;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