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典故故事 >> 内容

噤若寒蝉

时间:2011-11-23 09:54:09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杜密和刘胜以不同方式处世的故事;成语典故“噤若寒蝉”的由来及运用。...

 

【原文·出处】

    后密去官还家,每谒守令,多所陈托。同郡刘胜,亦自蜀郡告归乡里,闭门埽轨,无所干及。太守王昱谓密曰:“刘季陵清高士,公卿多举之者。”密知昱激己,对曰:“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今志义力行之贤而密达之,违道失节之士而密纠之,使明府赏刑得中,令问休扬,不亦万分之一乎?”昱惭服,待之弥厚。

——范晔《后汉书·杜密传》节选

【译文·故事】

    后来杜密去官还家,每次谒见太守、县令,有不少的意见陈述和事情请托。同在一个郡的刘胜,也是从蜀郡告归乡里的,却是闭门不与人交往,什么事情也不干涉。太守王昱对杜密说:“刘季陵是清高之士,公卿中不少人都推举他。”杜密知道王昱在激自己,答道:“刘胜位为大夫,被待以上宾之礼,但他知道贤良之人不推荐,听到了不好的传闻也不吭声,隐藏真情爱惜自己,如同天冷后的知了(一声不发),这样做是有罪的人啊。现在志存高义而努力践行的贤人我向上推荐他,违背道义丧失品节的坏人我弹劾他,使太守赏罚得当,美善之名传闻播扬,这难道不是对您小小的帮助吗?”王昱又惭愧又佩服,对他更加厚待。

【释义·点评】

埽轨:扫除车轮经过的痕迹。比喻与外人断绝交往。
寒蝉:蝉,知了;寒蝉,天冷后的知了。
明府:“明府君”的略称,汉人用为对太守的尊称。
令问休扬:令,善;休,美;“问”通“闻”;意思是美善之名传闻播扬。

    杜密是东汉末年的名士,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的斗争,后被革职回颍川老家。但他仍关心国家大事,经常和太守、县令,畅谈天下大事。同郡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刘胜辞官回家,和他就不一样,闭门谢客。当颍川太守王昱在杜密面前提到刘胜的“清高”时,杜密直言,像刘胜这样的人,对好人不举荐,对恶人不揭露,明哲保身,就像天冷后的知了(自同寒蝉)一声不发,就是有罪的人。
    成语“噤若寒蝉”的意思,就是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。是由“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”而来。噤:不作声;寒蝉:深秋的知了。比喻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。含贬意。典故运用举例——清·嬴宗季女《六月霜》:“而吾乡士夫,顾噤若寒蝉,仆窃深以为耻。”邹韬奋《萍踪寄语》二一:“这个报对中国的态度也很坏,遇着中国出了什么坏事,便张大其词;偶遇中国有了好事,便噤若寒蝉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三十八章:“他的话完了,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,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、面面相觑。”

杨新华 译评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编辑译评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