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:【名句·出处】 伐国不问仁人,战阵不访儒士。(范晔《后汉书·崔駰列传》)【原文·语境】舒小子篆,王莽时为郡文学,以明经徵诣公车。太保甄丰举为步兵校尉,篆辞曰:“吾闻伐国不问仁人,战陈不访儒士。此举奚为...
【名句·出处】
伐国不问仁人,战阵不访儒士。(范晔《后汉书·崔駰列传》)
【原文·语境】
舒小子篆,王莽时为郡文学,以明经徵诣公车。太保甄丰举为步兵校尉,篆辞曰:“吾闻伐国不问仁人,战陈不访儒士。此举奚为至哉?”遂投劾归。
——《后汉书·崔駰列传》节选
舒小子篆,王莽时为郡文学,以明经徵诣公车。太保甄丰举为步兵校尉,篆辞曰:“吾闻伐国不问仁人,战陈不访儒士。此举奚为至哉?”遂投劾归。
——《后汉书·崔駰列传》节选
【释义·点评】
陈:同“阵”。儒士:读书人。
意思是:讨伐别国不询问仁德之人,交战布阵不走访读书人。
也就是说,干什么事向人请教,先要找准对象。
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》:
谋伐国者,不问于仁人也。
(杨新华 释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