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古文名句 >> 内容

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;作者未必然,读者何必不然。

时间:2016-10-06 07:30:22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【名句·出处】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。(谭献《〈复堂词录〉序》) 作者未必然,读者何必不然。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。【原文·语境】年逾四十,益明于古乐之似在乐府,乐...

 

【名句·出处】
   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。(谭献《〈复堂词录〉序》)
    作者未必然,读者何必不然。
   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。

【原文·语境】
    年逾四十,益明于古乐之似在乐府,乐府之余在词。昔云:“祀失而求之野。”其诸乐失,而求之词乎。靡曼荧眩,变本加厉,日出而不穷,因是以鄙夷焉,挥斥焉。又其为体,固不必与庄语也,而后侧出其言,旁通其情,触类以感,充类以尽。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。言思拟议之穷,而喜怒哀乐之相发,向之未有得于诗者,今遂有得于词。如是者年至五十,其见始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谭献《〈复堂词录〉序》节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【释义·点评】
    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”,是近代词人、学者谭献在《〈复堂词录〉序》中提出的论词主张。意思是说,作者在创作时未必有那样的意思,但读者在阅读时未必不会有那样的意思。说明了“文本”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性和自由度。西方接受美学也认为,作品被解读之前,创作并未最后完成,作品的意蕴是在读者能动性、历史性的接受实践中生成的。这也就是所谓的“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。另外文学作品的“文本”本身,为读者提供了联想的可能性。比如王国维用三句宋词来形容治学的三种境界,显然也不是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。
    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”,后来也被概括为“作者未必然,读者未必不然”,“作者未必然,读者何必不然”,或被用作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”。下面是一些运用实例——
    叶嘉莹《从文本之潜能与读者之诠释 谈令词的美感特质》:
    王国维与张惠言的不同在于:张惠言把自己的诠释说成是作者的用心;而王国维说这只是他自己的诠释,作者不一定有这种用意。其实早在王国维之前,常州词派的继起者谭献就说过,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”(《复堂词录·序》),这就是指读者的诠释。
    金元浦《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空白》:
    在王夫之看来,读者的接受是一种主动、能动的审美活动,是以自己心灵的频率到作品中去寻求共振的过程。谭献的主张相对来说更直率一些: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”。4 这种“何必不然”,比起王夫之的“以情自得”更注重接受、感悟的创造性、能动性和自主性。
    胡健《尴尬的考题与作者的尴尬》:
    阅读其实是“作者未必然,读者未必不然”的自由创造,是可以超出作者的原意的。
    王美春《文学批评应成为“美的批评”》:
    有时,作家创作时并无批评家所指出的创作意图,但这并不妨碍批评家作出的审美判断之准确性。正如清人谭献在《复堂词录序》中所言: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,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?”
    用于文章标题——
    吴晗姿《作者未必然,读者未必不然——阅读古诗词是一种创造性活动》。
    蔡雪妹《作者未必然,读者何必不然——兼论古典诗歌鉴赏的“误读”现象》。

杨新华 释评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编辑释评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