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持萤烛象,得首失尾。 2011-11-22 点击:2431 评论:0
- 尺之木必有节目,寸之玉必有瑕瓋。 2011-11-22 点击:3770 评论:0
- 聪明一世,懵懂一时;聪明一世,糊涂一时。 2011-11-22 点击:1691 评论:0
- 寸而度之,至丈必差;铢而称之,至石必过。 2011-11-22 点击:2208 评论:0
- 大白若辱,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 2011-11-22 点击:6099 评论:0
- 俗眼不识神仙。 2011-11-22 点击:1367 评论:0
- 多能者鲜精,多虑者鲜决。 2011-11-22 点击:2162 评论:0
- 入山问樵,入水问渔。 2011-11-22 点击:4998 评论:0
- 服剑者期于铦利,而不期于墨阳莫邪。 2011-11-22 点击:1220 评论:0
- 宰相腹中撑得船过;宰相肚里能撑船。 2011-11-22 点击:1531 评论:0
【名句·出处】 持萤烛象,得首失尾。(明·徐光启《刻〈几何原本〉序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汉以来(度数)多任意揣摩,如盲人射的,虚发无效;或依拟形似,如持萤烛象,得首失尾。 ——徐光启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尺之木必有节目,寸之玉必有瑕瓋。(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尺之木必有节目,寸之玉必有瑕瓋。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,故择务而贵取一也。 ——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聪明一世,懵懂一时。(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·第十回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我真聪明一世,懵懂一时。现在这习艺所,各省已经有好几处开办,我何不写封信到湖北去,托朋友抄他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寸而度之,至丈必差;铢而称之,至石必过。(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寸而度之,至丈必差;铢而称之,至石必过。石称丈量,径而寡失;简丝数米,烦而不察。故大较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大白若辱,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(《老子·第四十一章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【释义·点评】 这是一组包含哲理的句子。意思是:最洁白的好象污浊,最方正的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俗眼不识神仙。(唐·薛用弱《集异记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诸伶不喻其故,皆起身曰:“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?”昌龄等因话其事。诸伶竞拜曰:“俗眼不识神仙,乞降清重,俯就筵席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多能者鲜精,多虑者鲜决。(刘基《郁离子·一志》)【原文·语境】郁离子曰:多能者鲜精,多虑者鲜决。故志不一则厐,厐则散,散则溃溃然,罔知其所定。 ——刘基《郁离子·一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入山问樵,入水问渔。(庄元巨《叔苴子·内篇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【释义·点评】 “入山问樵,入水问渔”的意思是:进入山中遇到问题就得向樵夫请教,到了湖海遇到问题就得向...
【名句·出处】服剑者期于铦利,而不期于墨阳莫邪。(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) 【原文·语境】服剑者期于銛利,而不期于墨阳莫邪;乘马者期于千里,而不期于骅骝绿耳。 ——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节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宰相腹中撑得船过。(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江居禀道:“相公白龙鱼服,隐姓潜名,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,有毁谤相公者,何以处之?”荆公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