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贤人之言,未必可尽信;愚人之言,未必可尽弃。 2011-11-22 点击:1055 评论:0
- 言而当,知也; 默而当,亦知也。 2011-11-22 点击:2325 评论:0
- 言人之不善,当如后患何。 2011-11-22 点击:3537 评论:0
- 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;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。 2011-11-22 点击:1537 评论:0
- 言者心之声,善观人者,观其所言而已矣。 2011-11-22 点击:2297 评论:0
-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;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。 2011-11-22 点击:2876 评论:0
- 以其不为大也,故能成其大。 2011-11-22 点击:1452 评论:0
- 谀吾聪,欲相聋;谀吾明,欲相盲。 2011-11-22 点击:872 评论:0
- 欲知己过,要纳谠言。 2011-11-22 点击:1628 评论:0
- 君子赠人以轩,不若以言。 2011-11-22 点击:1648 评论:0
【名句·出处】 贤人之言,未必可尽信;愚人之言,未必可尽弃。(《钱公良测语·导儒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【释义·点评】 意思是:贤良的人说的话不一定句句是真理;愚笨的人说的话不一定没有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言而当,知也; 默而当,亦知也。(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言而当,知也; 默而当,亦知也。故知默犹知言也。 ——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节选【释义·点评】 意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言人之不善,当如后患何?(《孟子·离娄下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孟子曰:“言人之不善,当如后患何?”——《孟子·离娄下》节选【释义·点评】 意思是:说别人的坏话,招来后...
【名句·出处】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(《诗经·关雎·序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故诗有六义焉:一曰风,二曰赋,三曰比,四曰兴,五曰雅,六曰颂。上以风化下,下以风刺上,主文而谲谏。言之者...
【名句·出处】言者心之声,善观人者,观其所言而已矣。(《文史通义·内篇三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人藏其心,不可测度也。言者心之声,善观人者,观其所言而已矣。 ——《文史通义·内篇三》节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(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孔子曰:“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汤武以谔谔而昌,桀纣以唯唯而亡。君无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以其不为大也,故能成其大。(《老子·第三十四章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,以其不为大也,故能成其大。 ——《老子·第三十四章》节选【释义·点评】 意思是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谀吾聪,欲相聋。谀吾明,欲相盲。(金埴《不下带编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予自东鲁南旋,携三言诗吃一册,于泲上舟中遇仁和厉孝廉泰鸿鹗,邻舫朝夕相过,极赏予“东船头,西船尾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欲知己过,要纳谠言。(《太平广记·谄佞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盖古者明君,克全帝道,欲知己过,要纳谠言。将引咎而责躬,庶理人而修德。 ——《太平广记·谄佞》节选【释义·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君子赠人以轩,不若以言。(《晏子春秋·内篇·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曾子将行,晏子送之。曰:“君子赠人以轩,不若以言。吾请以言之以轩乎?”曾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