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,欲论人者必先自论,欲知人者必先自知。 2019-11-03 点击:3912 评论:0
- 善学者,假人之长以补其短。 2019-11-01 点击:3651 评论:0
- 石可破也,而不可夺坚;丹可磨也,而不可夺赤。 2019-10-30 点击:2909 评论:0
- 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?而明年无鱼;焚薮而田,岂不获得?而明年无兽。 2019-10-26 点击:4503 评论:0
- 以绳墨取木,则宫室不成矣。 2019-10-24 点击:2239 评论:0
- 欲知平直,则必准绳;欲知方圆,则必规矩;人主欲自知,则必直士。 2019-10-22 点击:5901 评论:0
- 审堂下之阴,而知日月之行、阴阳之变。 2019-10-18 点击:9979 评论:0
- 有道之士,贵以近知远,以今知古,以益所见,知所不见。 2019-10-16 点击:6142 评论:1
- 察己则可以知人,察今则可以知古。 2019-10-14 点击:3596 评论:0
- 人弃常则妖兴。 2019-10-10 点击:8952 评论:0
【名句·出处】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,欲论人者必先自论,欲知人者必先自知。(《吕氏春秋·季春纪·先己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,六卿请复之,夏后相曰:“不可。吾地不浅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善学者,假人之长以补其短。(《吕氏春秋·孟夏纪·用众》)【原文·语境】物固莫不有长,莫不有短。人亦然。故善学者,假人之长以补其短。故假人者遂有天下。 ——《吕氏春秋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石可破也,而不可夺坚;丹可磨也,而不可夺赤。(《吕氏春秋·季冬纪·诚廉》)【原文·语境】石可破也,而不可夺坚;丹可磨也,而不可夺赤。坚与赤,性之有也。性也者,所受于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?而明年无鱼;焚薮而田,岂不获得?而明年无兽。(《吕氏春秋·孝行览·义赏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,雍季曰:“竭泽而渔,岂不获得?而明年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以绳墨取木,则宫室不成矣(《吕氏春秋·离俗览·离俗》)【原文·语境】飞兔、要褭,古之骏马也,材犹有短。故以绳墨取木,则宫室不成矣。 ——《吕氏春秋·离俗览·离俗》节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欲知平直,则必准绳;欲知方圆,则必规矩;人主欲自知,则必直士。(《吕氏春秋·不苟论·自知》)【原文·语境】欲知平直,则必准绳;欲知方圆,则必规矩;人主欲自知,则必直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审堂下之阴,而知日月之行、阴阳之变。(《吕氏春秋·慎大览·察今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故审堂下之阴,而知日月之行、阴阳之变;见瓶水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、鱼鳖之藏也;尝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有道之士,贵以近知远,以今知古,以益所见,知所不见。(《吕氏春秋·慎大览·察今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有道之士,贵以近知远,以今知古,以益所见,知所不见。故审堂下之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察己则可以知人,察今则可以知古。(《吕氏春秋·慎大览·察今》)【原文·语境】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。而己亦人也,故察己则可以知人,察今则可以知古,古今一也,人与...
【名句·出处】 人弃常则妖兴。(《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)【原文·语境】初,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,内蛇死。六年而厉公入。公闻之,问于申繻曰:“犹有妖乎?”对曰:“人之所忌,其气焰以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