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典故故事 >> 内容

布衣之怒(唐雎不辱使命)

时间:2011-11-23 10:36:59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“天子之怒”和“布衣之怒”对决的故事。...

 

【原文·出处】

   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:“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,安陵君其许寡人。”安陵君曰:“大王加惠,以大易小,甚善。虽然,受地于先王,愿终守之,弗敢易!”秦王不说。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。   
    秦王谓唐雎曰:“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,安陵君不听寡人,何也?且秦灭韩亡魏,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以君为长者,故不错意也。今吾以十倍之地,请广于君,而君逆寡人者,轻寡人与?”唐雎对曰:“否,非若是也。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,虽千里不敢易也,岂直五百里哉?”   
    秦王怫然怒,谓唐雎曰:“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?”唐雎对曰:“臣未尝闻也。”秦王曰:“天子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”唐雎曰:“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?”秦王曰:“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,以头抢地耳。”唐雎曰:“此庸夫之怒也,非士之怒也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,彗星袭月;聂政之刺韩傀也,白虹贯日;要离之刺庆忌也,苍鹰击于殿上。此三子者,皆布衣之士也,怀怒未发,休祲降于天,与臣而将四矣。若士必怒,伏尸二人,流血五步,天下缟素,今日是也。”挺剑而起。   
    秦王色挠,长跪而谢之曰:“先生坐!何至于此!寡人谕矣:夫韩、魏灭亡,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徒以有先生也。”


——《战国策·魏四·秦王使人谓安陵君》

 

【译文·故事】

    秦王派使者对安陵君说:“寡人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,安陵君可要答应我。”安陵君说:“大王施加恩惠,以大换小,非常好。虽然这样,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土地,愿意始终守着它,不敢交换。”秦王很不高兴。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秦国。 
  秦王对唐雎说:“寡人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安陵,安陵君不答应寡人,为什么?况且秦国灭亡了韩国和魏国,而安陵君仅凭着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,那是寡人认为安陵君是忠厚长者,所以没有把他放在心上。如今寡人拿十倍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地盘,而安陵君却违抗寡人,看不起寡人吗?”唐雎回答说:“不,不是这样的。安陵君从先王手里继承了封地而守护它,即使一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的,何况只是五百里?” 
  秦王勃然大怒,对唐雎说:“先生可曾听说过天子的发怒吗?”唐雎回答说:“臣没有听说过。”秦王说:“天子发怒,百万尸体横陈于地,鲜血流淌千里。”唐雎说:“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的发怒吗?”秦王说:“平民的发怒,不过脱帽光脚,拿脑袋撞地罢了。”唐雎说:“这是庸人的发怒,不是士人的发怒。当专诸刺杀王僚时,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;聂政刺杀韩傀时,白色的虹霓贯穿太阳;要离刺杀庆忌时,苍鹰扑到宫殿之上。这三个人,都是平民中的士人,满腔的怒气还未发作,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征兆,加上我就是四个人了。如果士人一定发怒,陈尸二具,鲜血流淌于五步之内,天下人都要穿上丧服,今天就要这样了。”说着拔剑而起。 
  秦王变色服软,直身跪着道歉说:“先生坐!何至于这样?寡人明白了:韩国、魏国灭亡,而安陵凭着五十里土地生存下来,只是因为有先生啊。” 

 

【释义·点评】

唐雎:也称“唐且”,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。
布衣之怒:布衣,指百姓。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,故称。
彗星袭月: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。
白虹贯日:白色的虹霓贯穿太阳。
休祲:吉凶的征兆。休,吉祥;祲,不祥。

    历史上的安陵国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附庸小国,正史对它的灭亡几乎没有记载。所以《战国策·魏四·秦王使人谓安陵君》所记载的唐雎出使秦国一节,基本可以认定是虚构,不能视为真实的史料记录。这篇文章之所以久传不衰,是因为文中所描述的唐雎为了国家舍生忘死的人格魅力,和士人那种不畏强权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气质,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,业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    当秦王试图以“天子之怒”相威胁时,唐雎毫无畏惧,充分维护和展示了一个国家使者和一个士人的尊严。他所说的“布衣之怒”,就是和秦王“单挑”,一命抵一命。证明大国和小国在国家尊严上是平等的;士人和天子在人格和生命的意义上,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是完全平等的。于是我们看到,代表强权的“天子”秦王在代表人格尊严的“布衣”唐雎面前“长跪而谢之”,“精神”最终战胜了“强权”。
    当弱国面临强国的欺凌时,象这种“自杀式袭击”,虽然效力有限,但实在也是无奈的选择。唐雎那个时代是这样,今天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?不过,唐雎的行动对象是统治者,意在“斩首”,这相比今天某些小国的某些人针对平民的袭击,无疑在理念上要进步得多。

杨新华 译评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编辑译评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