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典故故事 >> 内容

筑坛拜将(登台拜将、登坛拜将)

时间:2011-11-23 10:20:42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萧何追回韩信使刘邦拜其为大将的故事。...

 

【原文·出处】

    信数与萧何语,何奇之。至南郑,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,信度何等已数言上,上不我用,即亡。何闻信亡,不及以闻,自追之。人有言上曰:“丞相何亡。”上大怒,如失左右手。
    居一二日,何来谒上,上且怒且喜,骂何曰:“若亡,何也?”何曰:“臣不敢亡也,臣追亡者。”上曰:“若所追者谁?”何曰:“韩信也。”上复骂曰:“诸将亡者以十数,公无所追;追信,诈也。”何曰:“诸将易得耳。至如信者,国士无双。王必欲长王汉中,无所事信;必欲争天下,非信无所与计事者。顾王策安所决耳。”王曰:“吾亦欲东耳,安能郁郁久居此乎?”何曰:“王计必欲东,能用信,信即留;不能用,信终亡耳。”王曰:“吾为公以为将。”何曰:“虽为将,信必不留。”王曰:“以为大将。”何曰:“幸甚。”于是王欲召信拜之。何曰:“王素慢无礼,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,此乃信所以去也。王必欲拜之,择良日,斋戒,设坛场,具礼,乃可耳。”王许之。诸将皆喜,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。至拜大将,乃韩信也,一军皆惊。

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节选

【译文·故事】

    韩信几次与萧何交谈,萧何深感惊异。到南郑,各位军官在行军路上逃跑的有数十人,韩信捉摸萧何他们已经多次向汉王说过自己,汉王还是不用我,就逃走了。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,来不及报告汉王,就径自去追赶。有人报告汉王说:“丞相萧何逃跑了。”汉王十分生气,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。
    等了一两天,萧何来拜见汉王,汉王既生气又高兴,骂萧何说:“你逃跑,为什么呢?”萧何说:“臣不敢逃跑,臣是去追逃跑的人。”汉王说:“你去追的人是谁?”萧何说:“韩信啊。”汉王又骂道:“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,你谁都不追;去追韩信,骗人。”萧何说:“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,至于象韩信这样的,是一国之中没有第二个的人才。大王假如只想长期做汉中王,没什么地方用得上韩信;假如要想争夺天下,除了韩信没有谁可以谋划大事的。就看大王的策略是怎么决定的了。”汉王说:“我也打算东进,怎么能憋闷地长期待在这里呢?”萧何说:“大王如果决计东进,能够重用韩信,韩信就会留下;不能重用,韩信终究会跑掉的。”汉王说:“我看先生的面子让他做个将军吧。”萧何说:“即使做将军,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。”汉王说:“让他做大将。”萧何说:“太好了!”于是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。萧何说:“大王一向简慢不重礼节,如今任命大将就象是呼唤小孩儿一样,这就是韩信要离开的原因。大王果真想拜他为大将,就选个好日子,自己事先斋戒,安排下拜将的坛场,仪礼周备,那才行啊!”汉王答应了。各位将领们都很高兴,人人都暗自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,等到拜大将的时候,原来竟是韩信,全军上下都十分震惊。

【释义·点评】

    韩信是从项羽那里投奔刘邦的,起初并不被重用。是萧何通过与韩信的交谈,了解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。所以当得知韩信逃走后,萧何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亲自去追赶,以至于让刘邦产生了误会,以为是萧何逃走了,马上六神无主“如失左右手”。说明萧何在刘邦心中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,当又见到萧何时,才会表现出“且怒且喜”的神态,从而为萧何顺利推荐韩信营造了良好氛围。
    刘邦所以能夺得天下,与有萧何这样的“伯乐”有关,也与刘邦的“从谏如流”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分不开。
    京剧传统剧目《萧何月下追韩信》,就是根据这一故事改编的。
    这一故事后被归结为“筑坛拜将”或称“登台拜将”、“登坛拜将”典故,通常用来借指任命将帅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,或表示仰仗其贤能。运用举例——唐·杨炯《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》:“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,登坛拜将,授钺行师。”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·第三本》第一折:“计将安在?小生当筑坛拜将。”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四回:“这沥泉原是神物,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。”

杨新华 译评) 

 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编辑译评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