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典故故事 >> 内容

合浦珠还(合浦还珠)

时间:2011-11-23 09:59:40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成语典故“合浦珠还”的来历故事及运用。...

 

【原文·出处】

    尝后策孝廉,举茂才,拜徐令。州郡表其能,迁合浦太守。郡不产谷实,而海出珠宝,与交阯比境,常通商贩,贸籴粮食。先时宰守并多贪秽,诡人采求,不知纪极,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。于是行旅不至,人物无资,贫者饿死于道。尝到官,革易前敝,求民病利。曾未逾岁,去珠复还,百姓皆反其业,商货流通,称为神明。

——范晔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孟尝》节选

【译文·故事】

    孟尝后来考中孝廉,被推举为茂才,担任徐地的县令。州郡上表陈述他的才能,升迁为合浦大守。合浦郡中不产粮食,而海里出产珠宝,同交址相邻,常常互相通商,购买粮食。先前的宰守官吏们多数贪污不清,责求人们采捞珍珠,不加限制,珠贝于是都逐渐转移到交址那边去了。这样一来商人不来了,人和牲畜都没了生活依靠,有的穷人就饿死在道路上。孟尝到任后,改革变更了先前的敝政,了解什么对百姓有利,什么对百姓有害。还不到一年,原来离开的珠贝又返回了,百姓都仍旧从事以前的职业,商货又流通起来,(人们)称赞(孟尝)为神明之人。

【释义·点评】

策: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,这里代指考试。
诡人采求:诡,责成、责求。
纪极:终极;限度。

    “合浦珠还”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。合浦(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)这个地方不产粮食,但靠近海边,生产珍珠。先前的地方官自私贪婪,采取了“竭泽而渔”的办法,一味地责求老百姓扩大生产,结果海里的珠贝都跑到别处去了,商人也不来了,老百姓陷入了困境。孟尝字伯周,他任合浦太守后,从百姓的利益出发,革除了先前的敝政,采取了“可持续发展”方针,结果跑到别处的珠贝又返回了合浦,百姓又都重操旧业,过上了安定的生活。
    后来“合浦珠还”成为成语,用来比喻人去复归或物归旧主。运用举例——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霍女》:“错囊充牣,而合浦珠还,君幸足矣,穷问何为?”《晚清文学丛钞·冷眼观》第十五回:“我当时虽失的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,究竟能够合浦珠还,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。”陈毅《满江红·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,记沿途所见》词之八:“看今朝合浦果珠还,真无价。”亦作“合浦还珠”。例句——明·沉鲸《双珠记·母子分珠》:“今分一颗与你带去,我自留一颗,以寓合浦还珠之意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合浦还珠自有时,惊危目下且安之。”

杨新华 译评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编辑译评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