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典故故事 >> 内容

东山再起(东山意、东山之志、东山客、东山高卧、谢郎著帽)

时间:2011-11-23 09:18:26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“东山再起”典故出自《晋书·谢安传》;《晋书·谢安传》中“东山再起”相关故事的翻译;“东山再起”的意思解释;东山意、东山之志、东山客、东山高卧、谢郎著帽等相关典故的来历、背景故事及运用例句。...

 

【原文·出处】

    谢安,字安石,尚从弟也。父裒,太常卿。安年四岁时,谯郡桓彝见而叹曰:“此儿风神秀彻,后当不减王东海。”及总角,神识沉敏,风宇条畅,善行书。弱冠,诣王蒙,清言良久。既去,蒙子修曰:“向客何如大人?”蒙曰:“此客亹亹,为来逼人。”王导亦深器之。由是少有重名。
    初辟司徒府,除佐著作郎,并以疾辞。寓居会稽,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、桑门支遁游处。出则渔弋山水,入则言咏属文,无处世意。扬州刺史庾冰以安有重名,必欲致之,累下郡县敦逼,不得已赴召,月余告归。复除尚书郎、琅邪王友,并不起。吏部尚书范汪举安为吏部郎,安以书距绝之。有司奏安被召,历年不至,禁锢终身,遂栖迟东土。尝往临安山中,坐石室,临浚谷,悠然叹曰:“此去伯夷何远!”尝与孙绰等泛海,风起浪涌,诸人并惧,安吟啸自若。舟人以安为悦,犹去不止。风转急,安徐曰:“如此将何归邪?”舟人承言即回。众咸服其雅量。安虽放情丘壑,然每游赏,必以妓女从。既累辟不就,简文帝时为相,曰:“安石既与人同乐,必不得不与人同忧,召之必至。”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,总籓任之重。安虽处衡门,其名犹出万之右,自然有公辅之望,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。安妻,刘惔妹也,既见家门富贵,而安独静退,乃谓曰:“丈夫不如此也?”安掩鼻曰:“恐不免耳。”及万黜废,安始有仕进志,时年已四十余矣。
   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,将发新亭,朝士咸送,中丞高崧戏之曰:“卿累违朝旨,高卧东山,诸人每相与言,安石不肯出,将如苍生何?苍生今亦将如卿何?”安甚有愧色。既到,温甚喜,言生平,欢笑竟日。既出,温问左右:“颇尝见我有如此客不?”温后诣安,值其理发。安性迟缓,久而方罢,使取帻。温见,留之曰:“令司马著帽进。”其见重如此。温当北征,会万病卒,安投笺求归。寻除吴兴太守。在官无当时誉,去后为人所思。顷之征拜侍中,迁吏部尚书、中护军。

——房玄龄等《晋书·谢安传》节选

【译文·故事】

    谢安,字安石,是谢尚的从弟。他父亲谢裒,任太常卿。谢安四岁时,谯郡的桓彝见到他赞叹道:“这孩子风貌神采清秀明达,以后名气应该不次于东海太守王承。”到了少年时期,神采沉静敏睿,风度潇洒畅达,善长行书。刚刚成年,造访王蒙,清谈了很长时间。离开后,王蒙的儿子王修问:“刚才那位客人跟大人您比怎么样?”王蒙说:“这位客人侃侃而谈,有咄咄逼人之势。”王导也很是器重谢安。因为这个(王蒙、王导的器重)谢安年轻时就很有声望。
    最初受司徒府的征召,任命为佐著作郎,他都以病为由辞职了。寄居在会稽,与王羲之以及高阳的许询、桑门的支遁结交来往。出门就在山水间捕鱼打猎,进门就吟诗作文,没有入世做官的意思。扬州刺史庾冰因为知道谢安有很高的声望,一心想征召他做官,多次到郡县敦促逼迫,谢安不得已应召赴任,一个多月便告辞回家了。又任命为尚书郎、琅邪王友,都不赴任。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为吏部郎,谢安用书信拒绝了。有官员奏谢安被征召,多年不到任,(应该)终身禁止他做官,(谢安)于是就在东土优游卒岁。他曾经前往临安的山中,坐在石屋子里,面对深谷,悠然地感叹道:“这样的日子距伯夷能有多远呢。”曾和孙绰等人泛舟海上,风起浪涌,其他人都害怕了,谢安依然高声吟唱。船家以为谢安高兴,就仍然向前划个不停。风变得更加猛烈了,谢安慢慢说道:“这样的话将怎么回去呢?”船家听到这句话就回船了。大家都佩服谢安的气度。谢安虽然寄情山水,但每次游玩观赏,一定让妓女跟从。已经多次征召均不就职,简文帝当时任丞相,说:“安石既然能和人共同享乐,一定不得不和人共同分忧,征召他一定会来。”当时谢安弟弟谢万任西中郎将,肩负保卫边疆的重任。谢安虽然没有官职,但他的名望仍然在谢万之上,(人们对他)自然有宰辅那样的期待,他居家经常以礼法、礼仪训诫晚辈。谢安的妻子,是刘惔的妹妹,看到家门富贵,而谢安独自静养引退,于是对谢安说:“男子不应当这样吗?”谢安捂着鼻子说:“恐怕免不了吧。”等到谢万被罢免,谢安才有了进入仕途的意思,当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。
   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他出任司马,将前往新亭,朝内官员都来送行,中丞高崧开玩笑说:“您多次违抗朝廷旨意,高卧东山,大家常在一起说,安石不肯出山,苍生该怎么办?苍生如今也该把你怎么办?”谢安神色很是惭愧。到了桓温那里,桓温非常高兴,聊一些以往的经历,欢言笑语了一整天。谢安出来后,桓温问身边的人:“也曾经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不?”桓温后来造访谢安,正赶上谢安在整理头发。谢安性子慢,很久才整完,让仆人取帻。桓温看见,让仆人稍待说:“让司马戴上帽子来见吧。”谢安被桓温重视到这样。桓温将要北征,赶上谢万因病而死,谢安向桓温写信要求回乡。不久升为吴兴太守。在任上没有什么赞誉,离开后却被人思念。过了一段时间,被征召任职为侍中,升为吏部尚书、中护军。

【释义·点评】

从弟:古人以同曾祖父、不同父亲或同祖父、不同父亲,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。谢安的父亲谢裒和谢尚的父亲谢鲲是亲兄弟,所以谢安是谢尚的从弟,亦即堂弟。
太常卿:中国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。
谯郡:故治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三里。
桓彝:字茂伦,谯国龙亢人。汉桓荣之九世孙,是桓温的父亲。惠帝时为州主簿,拜骑都尉,元帝时为安东将军,累迁中书郎尚书吏部郎,明帝时拜散骑常,补宣城内史。
秀彻:清秀明达。
王东海:王承,字安期。因曾任东海太守,故称。在太守任上为政清简、宽容。辞官渡江后,清虚寡欲,善于清谈,被推许为东晋初年第一名士。
总角:这里指少年时期。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如两个羊角,故称“总角”。
弱冠:古人二十岁行冠礼,以示成年,但体犹未壮,还比较年少,故称“弱”。
王蒙;字仲祖,官至左长史。
亹亹(wěi wěi):谓诗文或谈论动人,有吸引力,使人不知疲倦。
王导:东晋初年的大臣,在东晋历仕晋元帝、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,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。
许询:字玄度。有才藻,善属文,与王羲之、孙绰、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。
支遁:字道林,世称支公,亦曰林公,别号支硎。东晋高僧。
渔弋:捕鱼猎禽。
庾冰:字季坚,东晋官员,中书令庾亮之弟。
距绝:距,通“拒”。
有司:指官吏。古代设官分职,各有专司,故称有司。
禁锢:指限制不准做官。
栖迟:游玩休憩。
东土:这里特指苏南、浙江一带。
孙绰:字兴公,是东晋士族中很有影响的名士,曾著有《遂初赋》自述其志,并著有《天台山赋》。
简文帝:司马昱,字道万,晋元帝少子。废帝海西公太和元年,诏进司马昱为丞相、录尚书事、入朝不趋,赞拜不名,剑履上殿、赐羽葆,鼓吹及班剑六十人。
衡门:横木为门,简陋的门。这里喻指谢安在野。
出万之右:在谢万之上。古代以右为尊为大。
公辅:古代三公、四辅,均为天子之佐。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。
刘惔:字真长,世称“刘尹”,沛国相人。简文帝初作相,与王濛并为谈客。累迁丹阳尹,为政清静,门无杂宾。
恐不免耳:意思是本无心富贵,但恐时势逼人,终不得免。
黜废:废黜、贬退。
桓温:东晋谯国龙亢(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)人。十八岁那年手刃父仇,步入仕途。后任荆州刺史,曾经剿灭盘踞在蜀地的“成汉”政权,又三次出兵北伐。晚年欲废帝自立,未果而死。
新亭:新亭紧靠长江边,是建康的西南要塞。
高崧:字茂琰,广陵人。官至丹阳尹、光禄大夫,封建昌伯。
帻:古代的头巾,常在冠下,或单用。

    “东山再起”说的是东晋谢安的故事。谢安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当时的达官显贵桓彝、王蒙、王导的看重而很有声望,后来朝廷征召他做官,他以病为由没有赴任。于是隐居在会稽,和当时的名流王羲之、许询、支遁在一起,游山玩水,吟诗作赋。扬州刺史庾冰因为谢安的名望,想让他出来做官,几次三番催逼,谢安不得已赴任,这是他第一次走出东山。但仅仅一个多月后,就又辞官回到了会稽。后来他的弟弟谢万死后,他才有了出仕的意愿,出任了当时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,这是他第二次走出东山,也就是所谓的“东山再起”。后在东晋孝武帝时期,升中书监、录尚书事,总揽朝政。在淝水之战中,指挥东晋军队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。
    据称谢安隐居的“东山”,在今天浙江省绍兴上虞市和上浦镇境内,所以也被称为“谢安山”。另外,当时的临安、金陵也有“东山”,也曾是谢安的游憩之地。所以后人就以“东山”为典故,来借指隐居或游憩之地。例句——唐·王维《戏赠张五弟諲》诗之一:“吾弟东山时,心尚一何远!”宋·沈遘《吴正肃公挽歌辞》之一:“暂作东山去,还期宣室来。”清·赵翼《秋帆制府挽诗》:“南国烽烟悲远道,东山丝竹渺前尘。”用“东山意”、“东山之志”表示退隐的心愿或念头。例如——唐·陈子昂《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》诗:“闻君东山意,宿习紫芝荣。”唐·贾至《赠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弹琴》诗:“沉吟东山意,欲去芳嵗晚。”唐·王维《与工部李侍郎书》:“时与风流儒雅之士,置酒高会,吟咏先王遗风,翛然有东山之志。”用“东山客”代指隐士。例如——唐·王维《送綦毋潜落第还乡》诗:“圣代无隐者,英灵尽来归。遂令东山客,不得顾采薇。”唐·李白《忆东山》诗之二:“我今携谢妓,长啸绝人群。欲报东山客,开关扫白云。”用“东山高卧”表示安然隐居。例句——唐·李白《梁园吟》:“东山高卧时起来,欲济苍生未应晚。”元·王恽《望海潮·为故相云叟公寿》词:“见东山高卧,一念苍生,谈笑金华,故事六合海波平。”也省作“东山卧”——唐·李白《送梁四归东平》诗:“莫学东山卧,参差老谢安 。”元·关汉卿《四块玉·闲适》曲:“南亩耕,东山卧,世态人情经历多。”
    也有以“东山”代指谢安的。例句——唐·李白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》诗:“想象东山姿,缅怀右军言。”清·顾炎武《上吴侍郎旸》诗:“征虏投壶暇,东山赌墅优。”或以“东山”泛指名高望重的人。例句——清·赵翼《唐荆川先生读书处》诗之一:“并世文章无北地,当年声望此东山。”赵朴初《何满子·东山》词:“悄悄非关多病,三年不见东山。花事绸缪风又雨,更兼蜂妒莺谗。”(注:东山借指周总理。)
    “东山再起”作为成语,常用来表示退隐后复仕或失势后重新得势。运用举例——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九回:“或者圣恩高厚,想起来,还有东山再起之日,也未可知。”马识途《最有办法的人》:“于是莫达志怀着东山再起的伟大抱负,到601工地‘上任’去当材料员去了。”也省作“东山起”——唐·杜甫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》诗:“无数将军西第成,早作丞相 东山起。”
    桓温造访谢安,谢安正在整理头发,好容易整理好了,刚要让人取帻,桓温却让谢安直接戴帽来见。作为下级的谢安,可以说是直接穿着便装来到了上司面前。因此后人便以“谢郎著帽”的典故,来表示不拘礼数。例如——宋·刘克庄《水龙吟·方蒙仲王景长和余丙辰丁巳二词走笔答之》词:“礼数由他,谢郎著帽,王郎穿屐。”

杨新华 译评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编辑译评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