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诗词名句 >> 诗词名句大全 >> 内容

寄意遥深诗词名句“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苹花不自由”(《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》)赏析

时间:2016-02-20 07:57:12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【分类·归类·类别】 酬答类,与答谢、含蓄、身不由己、赞美、友谊、友情、故人、故交有关。【诗词名句·出处】 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苹花不自由。 ——出自《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》【年代·作者】 唐代·柳宗元...

 

 

【分类·归类·类别】
    酬答类,与答谢、含蓄、身不由己、赞美、友谊、友情、故人、故交有关。

【诗词名句·出处】
    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苹花不自由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出自《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》

【年代·作者】
    唐代·柳宗元

【全文·原文·全诗】
   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(柳宗元·唐)

破额山前碧玉流,骚人遥驻木兰舟。
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苹花不自由。

【释义·赏析·引用】
    此诗写作时间和地点不详,曹侍御何许人也,也不详。所以历来众说纷纭,争议颇多。因象县距柳州不远,所以较流行的说法,认为是柳宗元贬谪柳州时所作。故交曹侍御乘船泛柳江路过象县,寄诗向在柳州的柳宗元致意,柳宗元也写诗对曹侍御的赠诗酬答,题目《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    “破额山前碧玉流,骚人遥驻木兰舟”,这两句诗表面是对曹侍御行踪的交待,但却隐含着对曹侍御的赞美之意。“骚人”原指屈原,本自于屈原及其《离骚》,后又称文人为“骚人”,这里诗人称曹侍御为骚人,显然也有誉美的意思。《礼记》说:“君子比德如玉。”木兰属香草,曾被屈原多次提到:“朝搴阰之木兰兮,夕揽洲之宿莽。”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”所以这里诗人用“碧玉流”来形容江水,用“木兰舟”称曹侍御所乘之船,都是以美好之物事衬人,表明曹侍御“美人”如玉。至于破额山,也有好多的说法。湖北省黄梅县境内有破额山,可又和象县不搭,所以让人生疑。于是吴昌祺《删定唐诗解》猜测:“或彼(象县)自有破额山也。”徐增《而庵说唐诗》更是天马行空:“此山不在象县,何故兴此?想侍御从黄州而来耶?抑黄州人也?于破额山必有一段胜事在。”按情理,若象县自有破额山,则绝句即景起兴顺理成章。
    “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苹花不自由”,这两句更是引人遐想,前哲先贤各有说辞。
    沈德潜《唐诗别裁》:“欲采苹花相赠,尚牵制不能自由,何以为情乎?言外有欲以忠心献之于君而未由意。与上萧翰林书同意,而词特微婉。”
    唐汝询《唐诗解》:“山前水碧,侍御停舟于此,我之感春风而怀无限之思者,正欲采苹潇湘,以图自献,乃拘于官守不自由也。”
    黄生《唐诗摘抄》:“言己为职事所系,不得自由,特托采苹寓兴,言欲涉潇湘采苹,而不得往,此意空与湘水俱深也。《离骚》以香草比君子,此盖祖之。”
    王闿运《湘绮楼说诗》:“柳子厚云:‘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苹花不自由。’责己恕人,庶可以怨。”
    “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苹花不自由”无疑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蕴有言外之意。但这言外之意,也没有“欲以忠心献之于君而未由”那么复杂。还有研究者把“遥驻”,与唐代官场的“避马”规矩产生了联想,尽管文章摇曳生姿,但总觉得有用力太过之嫌。其实,从“酬答”这一切入点来看“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苹花不自由”,也许才是务实的鉴赏方法。绝句的前两句交待了曹侍御寄诗的地点及背景,后两句应看作是总结曹诗的意思并作出自己的答复,才比较合乎情理。
    南朝柳恽有《江南曲》诗:“汀洲采白苹,日暖江南春。洞庭有归客,潇湘逢故人。故人何不返?春花复应晚。不道新知乐,只言行路远。”写的是女子感念青春易逝,在春满潇湘时,见到久别丈夫的那种复杂心情。唐代司空曙《和李员外与舍人咏玫(一作冬)瑰花寄徐侍郎》有“如传采蘋咏,远思满潇湘”之句,柳宗元的“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苹花不自由”即取意于这两首诗,传达的是一种故人之思和欲共享春光而不得的无奈之情。“春风无限潇湘意”是一种意象,是曹侍御的故人之思,或也有邀约柳宗元一同春游之美意,同时也又何尝不是柳宗元所思所想呢;可是“欲采苹花不自由”,真想和故人相见,共同感受春光,无奈“职事所系,不得自由”。“采苹花”也是一种象征,可以理解为想和朋友共“采苹花”,也可以理解为“采苹花”赠友以谢“见寄”。同时“春风无限潇湘意,欲采苹花不自由”中的“潇湘”、“苹花”,又和“破额山前碧玉流,骚人遥驻木兰舟”中的“碧玉”、“骚人”、“木兰舟”,前后呼应,其于曹侍御“香草”“美人”之喻,不言自明。

杨新华 释评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鉴赏文章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