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典故故事 >> 内容

天经地义

时间:2011-11-24 21:19:25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成语“天经地义”的由来及背景故事。...

 

【原文·出处】

    子大叔见赵简子,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。对曰:“是仪也,非礼 也。”简子曰:“敢问何谓礼?”对曰:“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:‘夫礼,天之经也。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’天地之经,而民实则之。……”

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节选

【译文·故事】

    (郑国卿大夫)子太叔拜会晋国大夫赵简子,赵简子向他询问揖让、周旋之礼,子太叔说:“这是仪式,不是礼。”赵简子说:“请问,什么是礼?”子太叔说:“我曾听先大夫子产说过:‘礼,是天的原则,地的法则,百姓行为的依据。’既是天地的法则,百姓便效法实施。……”

【释义·点评】

子大叔:姓游名吉,春秋时郑国正卿。大,同太。

    郑定公十二年(公元前518年),因周景王姬贵驾崩引发的王位继承之争,仍在继续。为缓和矛盾,维护王室安定,诸侯盟主晋顷公召集郑、晋、宋、卫、曹、邾等国,在黄父(又名黑壤)开会,商讨王位继承问题。参加商讨的有晋国的赵鞅,郑国的游吉、宋国的乐大心等。会见中,晋卿赵简子(即赵鞅),向郑国的大夫游吉询问什么是“礼”。游吉认真思考后,利用子产的话对“礼”作了诠释。赵鞅对游吉的回答很满意,表示—定要牢记这个道理。其他诸侯国的代表听了,也大都表示有理。接着,赵鞅提出各诸侯国应全力支持敬王,为他提供兵卒、粮草,并且帮助他把王室迁回王城。后来,晋国的大夫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,帮助敬王恢复王位,结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。
    “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”被后人概括为成语“天经地义”,表示天地间本当如此、不可更改的道理。例句——晋·潘岳《世祖武皇帝诔》:“永言孝思,天经地义。”《明史·何维柏传》:“及居正遭父丧,诏吏部谕留。尚书张瀚叩维柏,维柏曰:‘天经地义,何可废也。’”清·谭嗣同《仁学》十:“俗间妇女,昧于理道,奉腐儒古老之谬说为天经地义。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九五章:“你要吃饭,就得干活儿!不劳动不得食,这是新社会的章程,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。”   

  (杨新华 译评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编辑译评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