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典故故事 >> 内容

一舸鸱夷(鸱夷子皮、陶朱公)

时间:2011-11-24 20:45:13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陶朱公范蠡功成身退的典故故事。...

 

【原文·出处】

    范蠡事越王句践,既苦身戮力,与句践深谋二十余年,竟灭吴,报会稽之耻。北渡兵于淮以临齐、晋,号令中国,以尊周室。句践以霸,而范蠡称上将军。还反国,范蠡以为大名之下,难以久居,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,难与处安,为书辞句践曰:“臣闻主忧臣劳,主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会稽,所以不死,为此事也。今既以雪耻,臣请从会稽之诛。”句践曰:“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。不然,将加诛于子。”范蠡曰:“君行令,臣行意。”乃装其轻宝珠玉,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,终不反。于是句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。
    范蠡浮海出齐,变姓名,自谓鸱夷子皮。耕于海畔,苦身戮力,父子治产。居无几何,致产数十万。齐人闻其贤,以为相。范蠡喟然叹曰:“居家则致千金,居官则至卿相,此布衣之极也。久受尊名,不祥。”乃归相印,尽散其财,以分与知友乡党,而怀其重宝,间行以去,止于陶。以为此天下之中,交易有无之路通,为生可以致富矣。于是自谓“陶朱公”。复约要父子耕畜,废居,候时转物,逐什一之利。居无何,则致赀累巨万。天下称陶朱公。

 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句践世家》节选

【译文·故事】

    范蠡事奉越王句践,已经苦其身心竭尽全力,与句践运筹谋划了二十多年,终于灭掉了吴国,报了在会稽蒙受的耻辱。越国的军队向北渡过了淮水,到达了齐国、晋国的边境,号令中原各国,来尊崇周朝的王室,句践称霸于诸侯,而范蠡也被称为上将军。回到越国后,范蠡认为在盛大的名位之下,是难以长久安居的。况且句践的为人,可以同他共患难,难与他同处安乐,就写信向句践辞别说:“臣听说:主上有忧,臣下就该劳苦;主上受辱,臣下就该赴死。从前君王在会稽山受辱,而臣所以没有死掉,就为了在这件事上洗刷耻辱。现在已经洗雪了耻辱,臣请求处罚追随在会稽山而没有赴死的罪过。”句践说:“寡人要和您分享治理国家的权力,不这样的话,就加罪于您。”范蠡说:“君主可以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,臣子则按照自己的志趣行事。”于是打点包装了他的轻便财宝和珠玉,私下与亲信的随从们乘船出海而去,始终没有回来。于是句践就将会稽山申明为范蠡的奉邑。
  范蠡漂海出去转到了齐国,改变姓名,自称为鸱夷子皮。在海边耕种为生,艰苦努力,父子合力经营产业。住了没多久,积聚了数十万财产,齐国人听说他贤能,请他做卿相。范蠡喟然叹息说:“在家做百姓就能积聚千金,出去做官就能位至卿相,这是一个布衣平民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了。长久享受尊崇的名誉不是什么好事。”于是送还相印,把家财全部发放出去,分给知己朋友和邻里乡党,只带着贵重的宝物,秘密离去,到达了定陶。范蠡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,交易买卖的道路通畅,谋生治产,可以发财致富,于是自称为“陶朱公”。重新约定父子亲自耕种畜牧,买进卖出时都等待时机,在物品的倒腾流转中,去争取十分之一的利润。没多久,就累积了上亿的财产。天下人都知道陶朱公了。

【释义·点评】

句践:古称,即勾践。
鸱夷:1,革囊。 2,借指春秋吴国伍员。 3,指盛酒器。 4,即鸱夷子皮。 5,拇指。行酒令的手势。

    范蠡可以说是个智者,他功成身退扁舟浮海之举,成为古代士大夫自保求全的范例。他曾自称“鸱夷子皮”,因此“鸱夷”后来常常被用作归隐或友人离去之典。运用举例——唐·方干《题陶详校书阳羡隐居》:“便泛扁舟应未得,鸱夷弃相始垂名。”宋·辛弃疾《沁园春》:“杯汝知乎,酒泉罢侯,鸱夷乞骸。更高阳入谒,都称齑臼,杜康初筮,正得云雷。”宋·张孝祥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欲酹鸱夷、西子,未辨当年功业,空系五湖船。”元·汪元亨《朝天子·归隐》:“鸱夷泛海槎,陶潜休县衙,入千古渔樵话。”郁达夫《留别》诗之二:“鸱夷应笑先生拙,难买轻舟泛五湖。“
    另因范蠡曾自称为“陶朱公”,家财累万,所以后来人们又把“陶朱公”作为经商致富的代称。例句——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贪婪汉六院卖风流》:“爱陶原名爱鼎,因见陶朱公致富奇书,心中喜悦。”李劼人《天魔舞》第二七章:“只要有资本,还怕不可以做个独门生意,一方面统制,一方面专卖,再一方面包揽倾销?纵然暂时当了亡国大夫,岂不仍可作个陶朱公第二吗?”

杨新华 译评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编辑译评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