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典故故事 >> 内容

夜郎自大

时间:2011-11-23 10:10:18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成语典故“夜郎自大”的来历,及其背景故事。...

 

【原文·出处】

    及元狩元年,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,言居大夏时见蜀布、邛竹杖,使问所从来,曰:“从东南身毒国,可数千里,得蜀贾人市。”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。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,慕中国,患匈奴隔其道。诚通蜀,身毒国道便近,有利无害。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、柏始昌、吕越人等,使间出西夷西,指求身毒国。至滇,滇王尝羌乃留,为求道西十余辈。岁余,皆闭昆明,莫能通身毒国。
   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:“汉孰与我大?”及夜郎侯亦然。以道不通故,各自以为一州主,不知汉广大。

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节选

【译文·故事】

    到汉武帝元狩元年,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国归来,说他待在大夏时曾经看到过蜀郡出产的布帛、邛都的竹杖,让人询问这些东西的来历,回答的人说:“从东南边的身毒国弄来的,从这儿到那里有数千里,可以和蜀地的商人做买卖。”有人听说邛地以西大约二千里有个身毒国。张骞乘机大谈大夏在汉朝的西南,仰慕中国,担心匈奴阻隔他们与中国的交通要道,倘若能开通蜀地的道路,身毒国的路既方便又近,对汉朝有利无害。于是武帝就命令王然于、柏始昌、吕越人等,让他们寻找捷径从西夷的西边出发,去寻找身毒国。他们到达滇国,滇王尝羌就留下了他们,并为他们派出十多批到西边去寻找道路的人。过了一年多,寻路的人们全被阻拦在昆明,没能通往身毒国。
    滇王同汉朝使者说道:“汉朝和我国相比,哪个大?”汉使者到达夜郎,夜郎侯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。这是因为道路不通的缘故,各自以为是一州之主,不知道汉朝的广大。

【释义·点评】

元狩:汉武帝第四个年号(公元前122-公元前117)。
大夏:西域国名。
身毒国:古代国名,即今印度。或译作“天竺”、“天毒”、“乾毒”等。
指求身毒国:指,通“旨”,意旨;求,找到。

    “夜郎自大”的故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。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,为寻找通往身毒(今印度)的通道,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滇国,再无法西进。逗留期间,滇王尝羌问汉使:“汉孰与我大?”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,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。古代的夜郎国,在今天的贵州。
    正如司马迁所言,“以道不通故,各自以为一州主,不知汉广大”。这里的问话不能说一点“自大”的意思也没有,但主要还是道路阻隔对汉朝一无所知,想了解一下汉朝情况的意思。将其坐实为“自大”,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《聊斋志异·绛妃》中的一段话:“驾炮车之狂云,遂以夜郎自大。恃贪狼之逆气,漫以河伯为尊。”后“夜郎自大”遂为成语,用以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。运用举例——清·李慈铭《读郁永河<采硫日记>》:“郑氏虽夜郎自大,而奉明朔,厚礼宁靖王鲁世子 ,非唐末五代藩镇所及。”清·王韬《中国自有常尊》:“若夫盛衰之势,强弱之形,则元黄剖判以来,原无一定,固不得藉一时之盛,恃一时之强而夜郎自大也。”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四回:“饿虎思斗,夜郎自大,我国若不大张挞伐,一奋神威,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,他哪里肯甘心就范呢?”

 (杨新华 译评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编辑译评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