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诗词名句 >> 诗词名句大全 >> 内容

婉拒求爱的诗词名句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”(《节妇吟》)赏析

时间:2017-12-21 07:44:23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【分类·归类·类别】 爱情类,与坚贞、守妇道、拒绝诱惑、保持节操、顾及对方面子、言辞委婉、意志坚定有关。【诗词名句·出处】 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。——出自《节妇吟》【年代·作者】 唐代·张籍...

 

【分类·归类·类别】
    爱情类,与坚贞、守妇道、拒绝诱惑、保持节操、顾及对方面子、言辞委婉、意志坚定有关。

【诗词名句·出处】
    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出自《节妇吟》

【年代·作者】
    唐代·张籍

【全文·原文·全诗】
  节妇吟 (张籍·唐)

君知妾有夫,赠妾双明珠。
感君缠绵意,系在红罗褥。
妾家高楼连苑起,良人持戟明光里。
知君用心如明月,事夫誓拟同生死。
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。

【释义·赏析·引用】
    《节妇吟》是唐代诗人张籍自创的乐府诗。“节妇”即坚守节操的女子;“节妇吟”即为节妇所吟咏的诗。从字面上看,它写的是一位有夫之妇,拒绝了向她示爱的多情男子的追求,从而守住了妇道的过程。
    “君知妾有夫,赠妾双明珠”,指出了示爱之人并非守礼之士——你明明知道我是有夫之妇,却还要赠给我一双明珠。“感君缠绵意,系在红罗褥”,我虽然知道你这行为不合礼法,然而又感念你对我缠绵的情意,忍不住把它挽系在了我的红罗褥上。“罗褥”是一种绸制短衣。“妾家高楼连苑起,良人持戟明光里”,我家的高楼连苑而立,而且我的丈夫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。这两句夸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,暗示对方不会有可乘之机。接下来则明确表明自己有坚贞的内心——“知君用心如明月,事夫誓拟同生死”,我知道你的用心如明月一般,可是我侍奉夫君誓将与他同生共死。显然“知君用心如明月”,是一种对对方客气地安慰,而“事夫誓拟同生死”才是真正要表达的意思。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”,我奉还你送我的明珠不禁流下了眼泪,为什么我们没有相逢在我没有出嫁的时候呢。
    这首诗富有民歌风味,承袭了《陌上桑》的诗意。一版本在题下有注:“寄东平李司空师道”。据《容斋五笔》载:“张籍在他镇幕府,郓帅李师古又以书币辟之,籍却而不纳,而作《节妇吟》一章寄之……。”
   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,又冠以检校司空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,其势炙手可热。当时的藩镇为增强自己的势力,用各种手段,勾结、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。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。张籍作为韩愈的弟子,同他的老师一样,是主张统一、反对藩镇分裂的。因此,《节妇吟》或是以类似罗敷夸夫的方式,通篇运用比兴手法,委婉表明自己忠于朝廷的态度,拒绝藩镇势力拉拢的明志之作。
    “君知妾有夫,赠妾双明珠”,是指出李师道的别有用心,明明知道自己是朝廷的人,还要“以书币辟之”。“感君缠绵意,系在红罗褥”,是虚说自己内心的挣扎,以避免后面的拒绝令对方太尴尬。“妾家高楼连苑起,良人持戟明光里”,表明唐王朝并没有没落,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,身属朝廷。“知君用心如明月,事夫誓拟同生死”,是说自己知道对方的良若用心,但忠于唐王朝的决心不会改变。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”,是说如果自己早点和对方相识,或许还有机会,进一步委婉地谢绝对方的“好意”。
    应该说,即使没有任何的寓意,仅就《节妇吟》对人物心理刻画的细腻传神,以及情节的一波三折来看,都是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而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”,则是颇堪玩味的佳句。
    不了解此诗本事的读者,很可能仅仅从文本本身着眼,来品读解悟其意蕴,并且往往联想起自己的人生体验,从而产生共鸣。现实中幸福美满的婚姻总是稀少的,即便相当美满的婚姻,也会遇到各种诱惑。可以说,感情与道德的矛盾冲突,对于年轻人来说时时都可能发生。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”内蕴的遗憾和无奈,非常具有普遍性。一方面是内心的认可喜欢,一方面则是礼法和道德的约束,最终只好“忍痛割爱”。诗中的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”或许只是给对方台阶下的一种婉转表达方式,但读者在阅读欣赏时,会直接还原为女子是向示爱者表白内心挣扎的真实心迹,是感情的自然流露。这就是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”的艺术魅力所在。需要指出的是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”,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错误的“版本”,比如有错为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”的,有错为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悔不相逢未嫁时”的,等等。其中尤以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”影响最大,流传最广。但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”,远没有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何不相逢未嫁时”分寸感拿捏得好。“恨”有恼恨‘、悔恨的意思,这样说于其夫恐多有碍,并不合适;而“何”则偏“中性”,两头都不得罪。但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”已有习非成是之势。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”引用示例——

    况正兵《因爱而生》:
    同时,就算是真的另一半,相遇的时机也很重要。遇见早了,还不知如何珍惜,再回首,“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”;遇见晚了,相爱的勇气早已经误给了他人,只剩一颗不敢爱不能爱的心,只能向隅而泣,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”。
    1895年春天,梁启超跟康有为一同进京参加会试。因梁的文章通篇都是恣意发挥的今文经学的微言大义,守旧派主考官徐桐以为是康有为的,当即刷了下来。康有为却侥幸过关,高中进士。但副考官李文田还是颇为欣赏梁启超的文采,于是在文末颇为惋惜地批道: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”。

杨新华 释评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鉴赏文章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