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诗联漫话 >> 对联漫话 >> 内容

古代官署对联评点

时间:2011-11-21 15:00:29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古代的官吏,贪者居多。“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”便是写照。但是历朝历代确有一些清官。下面选部分清官署衙的对联略加评点,以鉴今人。 为政不在言多,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; 当官务持大体,思事事皆国计民生所关...

    古代的官吏,贪者居多。“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”便是写照。但是历朝历代确有一些清官。下面选部分清官署衙的对联略加评点,以鉴今人。
    为政不在言多,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;
    当官务持大体,思事事皆国计民生所关。
    (评点:清朝赵慎吟的桂林府衙所题的这副对联,可以说是道出了“为政”的“当官”的核心问题。很值得我们当今的某些崇尚“为政只在会多,当官务持小家”的人学习、借鉴。)
    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,敢糊涂忘了当日?
   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,看终究害了自己。
    (评点:清代文学家吕璜遭冤狱十五年,平反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时所撰的这副大堂对联,可以说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表白。相传吕璜上任后,没有“糊涂忘了当日”,几乎根绝了冤狱错案。)
    一筹莫展,五载素餐,也算地方官,自问哪堪称父母;
    百姓忠良,七属静谧,仅偿温饱志,试忍何以封君王。
    (评点:此联为光绪年间贵州安顺府知府文海所撰,真挚感人,富有自责精神。稍觉遗憾的是,文海并未言明自责之余该如何勤政来报答“百姓忠良”。其实,“克己”还须“奉公”。)
    头上有青天,作事须循天理;
    眼前皆瘠地,存心不刮地皮。
    (评点:在晋州作官的清朝官吏陈景登,针对当时贪贿之风日盛,为自己敲响的这一警钟,可以说铿锵有力。但是,作为一州之首,除了自己“存心不刮地皮”之外,还应该“循天理”,查清楚为什么会“眼前曾瘠地”,同时还应该努力变瘠地为“沃野”才是。)
    不要百姓半文钱,原非异事;
    但问一官二千石,所造何功?
    (评点:清代余云焕所撰的这副大堂对联,较之陈景登要进步得多。它说出了为官不仅要廉政,而且还要勤政的道理。的确,为官不搜括民脂民膏,实在是起码的官德,而要千方百计为老百姓造福,才算是尽职尽责。)
    要一文不值一文,难欺吏卒;
    宽一分民爱一分,见佑鬼神。
    (评点:嘉靖年间的这位钱潘司参议,也算是别出心裁,令所属官府都要张贴这副对联,可见,廉政建设古已有之。)
    罔违道,罔拂民,真正公平,心斯无怍;
    不容情,不受贿,招摇撞骗,法所必严。
    (评点:此联为清代无锡县令武承谟所撰,言明了作者的心迹。只有从“道”、从“民”上着眼,才可能“真正公平”。也只有“真正公平”,才能“不容情,不受贿”。看来,武承谟还颇有点辩证法意识。)
    欺人如欺天,毋自欺也;
    负民如负国,何忍负之。
    (评点:清代顺治年间刑部尚书魏象枢的这副自警联,很值得后人琢磨一番。当今世界,多是唯物主义者,“欺人如欺天”之说,信者寥寥。但“负民即负国”的道理,却有不少人懂得。但愿懂得者都能在行动中“何忍负之”。)
    想当初,家贫如洗,无柴无米,谁肯雪中送炭;
    看而今,鳌头独占,有酒有肉,都来锦上添花。
    (评点:明代的这位文状元,可以说是看透了世态炎凉。春节贴上的这副对联,虽然可以使那些前来“锦上添花”的阿谀奉承之辈面红耳赤,但是,怕只怕这几句挖苦话是颇难把那些“贡品”羞退的。)
    与百姓有缘,才来斯地;
    期寸心无愧,不鄙斯民。
    (评点: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,所撰的这副对联,显然有言过其实之嫌。“才来斯地”,不一定都是“与百姓有缘”。但余小霞毕竟认识到了百姓的作用。仅此一点,就难能可贵。)

彭中华

编辑:披月望云 来源:剪报整理
  • 下一篇:郭沫若妙语联句
  • 上一篇:长短对联趣话
  • 相关评论
    发表我的评论
    • 大名:
  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