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诗词名句 >> 诗词名句大全 >> 内容

反映淡泊心态的诗词名句“东门酤酒饮我曹,心轻万事如鸿毛”(《送陈章甫》)赏析

时间:2014-10-11 08:28:34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【分类·归类·类别】 疏狂豪放类,与饮酒、放达、名利、修身养性有关。【诗词名句·出处】 东门酤酒饮我曹,心轻万事如鸿毛。 ——出自《送陈章甫》【年代·作者】 唐代·李颀【全文·原文·全诗】 送陈章甫 ...

 

 

【分类·归类·类别】
    疏狂豪放类,与饮酒、放达、名利、修身养性有关。

【诗词名句·出处】
    东门酤酒饮我曹,心轻万事如鸿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出自《送陈章甫》

【年代·作者】
    唐代·李颀

【全文·原文·全诗】
        送陈章甫 (李颀·唐)

    四月南风大麦黄,枣花未落桐叶长。
    青山朝别暮还见,嘶马出门思旧乡。
    陈侯立身何坦荡,虬须虎眉仍大颡。
    腹中贮书一万卷,不肯低头在草莽。
    东门酤酒饮我曹,心轻万事如鸿毛。
    醉卧不知白日暮,有时空望孤云高。
    长河浪头连天黑,津吏停舟渡不得。
    郑国游人未及家,洛阳行子空叹息。
    闻道故林相识多,罢客昨日今如何。

【释义·赏析·引用】
    《送陈章甫》是唐代诗人李颀写给友人陈章甫的赠别之作。诗中赞美了陈章甫的志节操守和旷达性格,并对他辞官回乡表达了关切之情。诗的格调轻松不作儿女沾巾之态,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。下面逐句解释一下诗的意思。
    四月南风大麦黄,枣花未落桐叶长。——四月间南风送暖大麦变黄,这时枣花还没有落而梧桐叶长长了。这两句诗交待了送别的时间。
    青山朝别暮还见,嘶马出门思旧乡。——早晨辞别的青山傍晚又看见了,出门听到马的嘶鸣不由想起了故乡。这两句诗当是照顾押韵的缘故,出现了顺序倒置。实际的顺序应该是,早晨出门听到马的嘶鸣,不由产生了思乡之情;早晨辞别的青山晚上又看到了。这可以理解为李颀送别后归还,也可以理解为李颀和陈章甫一同归还,因为下文曾言“津吏停舟渡不得”,也就是这次陈章甫没有走成。
    陈侯立身何坦荡,虬须虎眉仍大颡。——陈侯立身处世是多么坦荡,卷曲的胡子粗重的眉毛宽大的额头(称得上是仪表堂堂)。“陈侯”是对陈章甫的尊称。
    腹中贮书一万卷,不肯低头在草莽。——他饱读诗书上万卷,不肯默默无闻地埋没在民间作一布衣。“万卷”在这里并非实数,表示数量很多。“草莽”指草野,即民间。陈章甫曾应制科及第,但因没有登记户籍,吏部不予录用。经他上书力争,吏部只得请示破例录用,这事受到天下士子赞美,陈章甫也因此名扬天下。这两句诗就是指陈章甫希望通过仕途为国效力。
    东门酤酒饮我曹,心轻万事如鸿毛。——在城东门买酒请我们一起畅饮,心里面把所有的事看得都像鸿毛一样轻。陈章甫仕途并不通达,在理想受到打击后,厌恶了官场的丑陋,因此萌生了退意。“东门酤酒饮我曹,心轻万事如鸿毛”,表现的正是他那种酤酒买醉,把一切都看淡的心态。酤(gū)酒:买酒。饮我曹:饮为使动用法;曹,等、辈。即让我们喝酒。鸿毛:大雁的羽毛,比喻极轻之物。
    醉卧不知白日暮,有时空望孤云高。——喝醉酒酣睡有时不知道白天已变成了黄昏,有时又看着高天上的孤云发呆。这两句诗仍是写陈章甫失意而又心有不甘的精神状态。同时孤云也有象征的意味,喻指陈章甫清高自守的志节。
    长河浪头连天黑,津吏停舟渡不得。——黄河黑色的浪头一个跟着一个,远看像与天连在一起;管渡口的官员停舟靠岸说渡不得。这两句诗是赋体,同时也有比的意思。渡口适遇风浪暂停摆渡是写实,同时又暗喻仕途蹭蹬,无人援济。津吏:管渡口的官员。一作“津口”。
    郑国游人未及家,洛阳行子空叹息。——我作为郑国游人没能回家,你作为洛阳的行人也只能无助地叹息。李颀寄居的颖阳,是春秋时郑国故地,故自称“郑国游人”。陈章甫要前往洛阳一带,故称“洛阳行子”。这两句诗颇有“同是天涯沦落人”的意味,说明李颀是将陈章甫引为同道的。
    闻道故林相识多,罢客昨日今如何。——听说你故地朋友很多,你刚刚罢了官如今会如何待你呢?故林:从前栖息的树林。喻指故地。这是表示对陈章甫回去后境遇的关心,以轻松的口气提醒陈章甫对世态炎凉有个思想准备。
    “心轻万事如鸿毛”堪称是这首诗中的名句,虽然它是在说陈章甫的精神状态,但却颇有借鉴意义。人生艰难,不如意事常八九,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,不妨把名利看得淡一些,有了“心轻万事如鸿毛”的胸襟气度,又何忧何愁?于修身养性大有裨益。

杨新华 释评

编辑:杨新华 来源:鉴赏文章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