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诗联漫话 >> 对联漫话 >> 内容

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

时间:2014-03-03 08:25:46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,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,对逝者最见真情,对生者最具感召,那就是挽联。许多挽联,议人论事,其思想凝练、用词确切,远胜于评论文章。我读过汤化龙挽宋教仁一联,可谓才思文辞俱佳:“倘许我作愤...

 

   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,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,对逝者最见真情,对生者最具感召,那就是挽联。许多挽联,议人论事,其思想凝练、用词确切,远胜于评论文章。我读过汤化龙挽宋教仁一联,可谓才思文辞俱佳:“倘许我作愤激语,谓神州当与先生毅魄俱沉,号哭范巨卿,白马素车无地赴;便降格就利害观,何国人忍把万里长城自坏,从容来君叔,抽刀投笔向谁言。”
    从前,挽联还可以考验中国文化人的腹笥和根底,并且比诗词、文章更见功力,凡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者也无一不是写挽联的高手,因为挽联所需具备的才华是多方面的。孙中山的专业是西医,多年在国外生活,可是他写的挽联却非常出众,用典贴切,上下工对,文采斐然,足证其传统文化功夫不浅。他挽黄兴一联是这样的:“常恨随陆无武,绛灌无文,纵九等论交到古人,此才不易;试问夷惠谁贤,彭殇谁寿,只十载同盟有今日,后死何堪!”  
    挽联是私人志哀的通行体裁,其内容表达十分自由。正是这种自由,得以使挽联文化延续不衰。辫帅张勋,丁巳复辟元凶,1923年张勋病逝天津,归葬家乡江西奉新,社会各界祭文、哀诗、挽联、挽幛不计其数,有亲友也有敌仇,连坚决反复辟的民国进步名流也送上挽联,对张勋其人各抒己见,各表心声。马寅初的挽联很短,却足以表现许多人对辫帅的真切看法:“天不遗一老,名自足千秋。”不论什么样的挽辞,最后多被收入一本“哀挽录”中去,这也是那个时代的风气,书中所录,并非都是溢美之词,编录者相当宽容,容纳了种种的私人评判。
   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,追悼会最多,骨灰安放仪式也最普遍,尽管这种新式悼念方式已非传统丧制,但挽联余绪仍在。我多次参加长辈的丧事,最爱读的就是会场四周悬挂的挽联。那些挽联,寥寥数笔,概括人之一生,含蓄典雅,耐人寻味,读起来抑扬顿挫,朗朗上口,或奔流直下,或婉转回旋,或词锋暗藏,或情意款洽。
   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,挽联日渐稀少,尽管不时仍可以瞥见,但大多空洞直白,活像按字数排列的口号、分行编配的套话,放在谁的身上似乎都合适又都不合适,缺少挽联最基本的文化含量。
    自从悼词逐渐成为统一定性的悼念文字后,各种志哀方式,包括挽联,便日渐退隐。现在的悼词,上级通过,亲属点头,经过反复斟酌后形成,带有盖棺论定的性质,是所谓权威发布,牵涉到待遇、声誉、丧葬规格,甚至还关系后代的生活等等,失去了任何自由宽泛表达的空间。这种悼词定性的习惯一旦养成,任何不一致的私人意见,都可能引起诸多麻烦。这些年,我常借扫墓之机,行走墓园,发现许多晚近墓碑背面镌刻的,居然都是些悼词选段。尽管套话一堆,语言累赘,辞藻贫乏,生硬无趣,千篇一律,但逝者的亲属却格外看重这些悼词,引以为荣。轻文化温润而重政治结论,这样的社会风尚大概也是挽联文化逐渐消退的原因之一。
    当然,挽联的衰微与文化根底不足存在着因果关系。挽联讲究用典、工对,还有节奏、句式、音韵、比喻、反讽、隐语等等。文化根底既指挽联的作者,也包括读者。有文化的挽联假如遇上没文化的读者,同样丧失了意义。左宗棠挽曾国藩联甚是晓畅:“谋国之忠,知人之明,自愧不如元辅;同心若金,攻错若石,相期无负平生。”可是,我请教了几位朋友,竟然都不大明白“同心若金,攻错若石”是什么意思。
    挽联不但需要文化功力,还需要一笔拿得出去的书法,另外也需要有地方悬挂或容纳,还要有人收集、汇编。这些基本条件,不是正在消失就是已经移位。比如书法,如今大多变为卖弄的手段,不再是文化的表达形式。  
    挽联需要才情、知识,也需要个性十足,有文化个性的挽联才是真文化、真水平。1927年,王国维自沉昆明湖,在诸多有个性的挽联中,陈寅恪的那副很值得称道:“十七年家国久魂销,犹余剩水残山,留与累臣供一死;五千卷牙签新手触,待检玄文奇字,谬承遗命倍伤神。”那个时代,自挽也是风气,许多人生前已经为自己写好挽联,大多不乏个性,表露出性情的一面。杨度自挽是:“帝道真如,而今都成过去事;医民救国,继起自有后来人。”而文化个性恰恰又是今人的弱项,雷同才是通病。
    挽联是传统文化的延续,但当作者和读者都遗失了传统文化后,剩下的挽联就只能不讲文化了。没文化的挽联是口号,不可能吸引人的目光,既然不能吸引人,挽联存在的水土也就流失了。
  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,让所有传统文化一概原样保持且一直常盛兴旺,似乎强人所难。但是,有一些传统文化,我以为,不仅应该保存,而且还需要发扬光大。挽联即是其一。
    一个人去世了,丧事从简,当然有益于节约,但亲友同事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,无任何表示,却只能让我们社会的人情日益淡薄。在避免铺排与冷漠之间,如果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,我以为就是挽联。
    在丧事简化今天,不妨借用网络振兴挽联,或建专门的社会公祭挽联网站,或为某人设立临时挽联网页,鼓励大家在网上发布挽联。一来简便节约,二来直抒胸臆,三来有利于在书法方面藏拙。
    今后的挽联,当然没有必要处处以古人的标准加以要求,但也不能不讲文采、节奏、情趣和基本的对偶,还要有浓郁的个人色彩。当年孙中山病故,有一联云:“功同盛顿;志比破仑。”我想,我们不能低于这个水准吧。

(顾土 载2008年11月4日《文汇报》)

编辑:披月望云 来源:剪报整理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