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站长作品 >> 随笔 >> 内容

读书何为?

时间:2011-11-24 14:09:41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?这答案虽不象一千个《红楼梦》读者,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一样复杂,可也会是多种多样的。湖南省株洲二中的尹健庭老师这样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:“你读书干什么?考大学干什么?也许你会说,为了实...

 

 

    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?这答案虽不象一千个《红楼梦》读者,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一样复杂,可也会是多种多样的。

    湖南省株洲二中的尹健庭老师这样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:“你读书干什么?考大学干什么?也许你会说,为了实现共产主义,为了社会主义建设,而我要明确地告诉你:读书考大学,是为了自己,不是别人。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,提高了自己的资本,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,挣下大把的钱,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,比如生活愉快,人生充实,前途美好,事业辉煌,甚至找个漂亮的老婆,生一个聪明的儿子。所以,我强调读书应该是为了自己!”据尹讲,在这段话后,他还说了这样的话:“为自己读书的口号,核心是愉快生活,人生充实,提高素质,成就事业。而且是以为自己读书始,以为国家、人类服务终。”他的话去年被某媒体有所取舍地概括为“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”公诸天下后,株洲市教育局敲掉了尹的“饭碗”,宣布对尹健庭实行解聘,且株洲市(含五县、市区)内的所有学校不能聘其当教师。尹健庭认为这一处理不符合《教师法》的有关规定,他状告株洲市教育局,要求其撤销“限聘”的处理意见,并对事实认定不实部分予以更正。今年6月7日,此案开庭审理,但至今尚无结果。其结论也许对尹健庭很重要,而对于别人读书终究是为什么,各自心中早有底数了。

    现年49岁的尹健庭早年是下乡“知青”,当过工人,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。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,向学生灌输他的读书理念,尽管语重心长,但显然是不合适的。因为既为人师,就应有着更高的思想追求和理想境界,首先应该让学生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。但株洲市教育局仅凭尹的几句落后言论,就敲掉尹的“饭碗”也显然是“矫枉过正”了。

    平心而论,尹的言论难道就没有“实话实说”的成份么?当一个人还没有功成名就的时候,当一个人还在社会底层挣扎求活的时候,他读书获取知识,首先是想改变自己的生活。中学生想考上好的大学是这样,农民学习养殖技术是这样,考“托福”、攻“博士”的是这样,就连已经工作甚至有了个一官半职的仍要“读书”获取更高的学历的也是如此。诸如此类的“读书”,让人很难把其与“崇高理想”联系在一起。过去我们曾批判过“书中自有颜如玉、书中自有千钟粟”的封建读书观,可是今天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口号,听起来没了那份俗气,也更有现代气息了一些,可仍然体现了读书的功利化倾向。如果尹健庭也说得不那么直白,不那么显得“不懂事”,他也许就不会导致象今天这样“改变命运”的结果。

    实际上,尹健庭的那几句话主观色彩也太浓厚了,他是拿“过来人”的经验,来教育当今的学生,殊不知“此一时彼一时”也。想当年他那时候,考上大学就意味着端上了“铁饭碗”(当然还得别象他那样乱说话),可如今,一方面“大学生就业难”的问题日益突出;一方面没读过什么书,却靠别的什么手段“挣大钱娶美女”的多如牛毛。在他那个年代,农家子弟要想改变一辈子“土里刨食”的命运,毕竟还有考学一条路可走,只要你能奋发读书,出类拔萃,你就可以鱼跃龙门,跻身为“城里人”,吃上“公家饭”。现如今这个门也基本上向农家子弟关闭了。近几年,高校入学新生中的农家子弟越来越少,有人说是农民子弟不读书了,究其原因不过有两点:一是读不起,二是读了也无益。多少含辛茹苦的父母背负着债务,将孩子供到大学毕业,然而农家子弟无经济后盾,没政治背景,要么找不到工作,要么好不容易进了企业,自己所交的“担保金”还没有挣回来,就又轮上了下岗。

    可以说,历来读书都分功利化的读书和休闲式的读书两种。前者看重读书带来的物质上的利益,从而也用学到的知识报效国家、服务社会;而后者则强调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。我们可以说尹健庭的读书之论格调不高,但我们却不能无视当前读书日益功利化的社会风气。前不久,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显示:从年龄看,在18—39岁的年龄段中,年龄越小读书率越高,而在40—70岁的年龄段中,年龄越大读书率越高。这说明在前一个年龄段中,岁数越小,表明他们正是靠读书学习知识,从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的阶段;而后一个年龄段中,岁数越大,则表明他们已到了把读书当作是一种放松身心享受的阶段了。而读书最少的当属35至45这个年龄段了,他们的社会角色大都定型,有的是无暇读书,而有的是感到“读书无用”。

    抛弃功利化的影响,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,是读书的另一种境界。当然,那又是另一篇文章的题目了。 

杨新华

2002年6月23日

编辑:披月望云 来源:原创
  • 下一篇:称呼
  • 上一篇:镜子
  • 相关评论
    发表我的评论
    • 大名:
    • 内容:
  • 东篱网(www.dongliw.com) ©
  • 联系我们 Email:yxh583*sohu.com
  • 版权声明:本站古文名句、典故故事、诗词名句、诗联漫话、格言警语、民歌辑览等栏目,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,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。

  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

    冀ICP备16030138号